多加關注出閘表現
騎師在直路上處理馬匹的手法,一般較容易惹來競賽董事小組注意。不過大家都知道,很多馬匹的勝負,尤其速度型跑法者,牠們在出閘及早段的發揮,其實已經決定了最後的命運。
還記得宋卓時嗎?這位曾任公司騎師的法籍好手,當年在港出賽,座騎時不時起步漏閘,但看在競賽小組的眼中,他們並不覺得有問題。就算到了今時今日,對於起步緩慢的馬,有關方面也絕少抽秤,頂多是把責任推給馬匹,要求參與試閘後方准再次披甲。
事實上,在經常出現滿額的賽事中,若然馬匹失了先機,要爭取回理想的位置談何容易,特別是那些起步失蹄俯首的馬,由於還要多費時間找回平衡,牠們所交出的水準,必然便要打折扣。昔日楊元龍造馬案中所透露的十大輸馬手法中,起步漏閘便榜上有名,這一環節自有其重要性。
馬匹是蓄牲,要令到十四匹同時順利整齊躍出,並非容易的事,不過,要向馬迷提供最公平的投注環境,便必須以此為目標。首先要改進馬匹的入閘程序,免致部分馬匹在閘廂內站立過長時間,影響到牠們起步的反應;最理想是達到有如日本的標準,馬匹只分開單、雙數兩批入閘,前後所費僅十餘二十秒。另一方面,也要對整體騎師加以提醒,並嚴厲監察他們座騎的出閘表現,以防有人立心不良。